时间:2024-12-30 浏览量:369
近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艾协基础研究专委会”)、清华大学、大理大学、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协办的“艾滋病大挑战”学术交流会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本次“艾滋病大挑战”学术交流会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中国医科大学尚红院士,中艾协基础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大理大学吴稚伟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联合发起,旨在促进艾滋病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创新与突破。中艾协郝阳会长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传染病医院等单位共200余人参会。中艾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新伦主持了开幕环节。
郝阳会长在致辞中强调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和研发工作的重要性,并代表中艾协表达了对各位专家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期待各位专家同仁在交流会上充分探讨、交流合作,努力取得研究进展的突破。王新伦秘书长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艾滋病大挑战”学术交流会的发展历程。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MOOG Christiane教授带来国际前沿的信息与视野,她的报告题目是“Paradigms in HIV vaccine development”。国际著名疫苗学专家卢山教授带来题为“艾滋疫苗进展”的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设计艾滋疫苗的三种策略:诱导广谱中和抗体、增强T细胞免疫反应、通过非中和的功能性抗体诱导ADCC等作用,介绍了DNA与蛋白质联用的多价疫苗及核酸疫苗等多种新型疫苗形式。王福生院士作题为“艾滋病临床治愈研究进展”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策略,探讨了目前临床上艾滋病治疗面临的挑战,引起了与会嘉宾广泛关注与认同。
会上,专家们围绕4个专题进行授课讲解并组织相关专家围绕每个专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专题一:关于艾滋病临床防治的最新进展。专家们讨论了艾滋病常见侵袭性真菌病、长效药物在HIV治疗中的应用与挑战、靶向120和gp41双功能分子修饰的HIV抗性细胞以及HIV人群天花疫苗诱导的猴痘病毒体液免疫交叉反应规律、广东省HIV病毒株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HIV耐药传播对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影响、PrEP国内外应用进展、挑战与应对策略探索等内容。
专题二:关于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新策略。专家们带来HIV病毒储藏库的测量、T细胞介导的抗HIV免疫保护与功能性治愈、重组HSV载体用于治疗艾滋病及其激活潜伏HIV的机制、CAF-1蛋白的糖基化与泛素化修饰调控HIV-1潜伏感染的再激活、靶向CARD8炎症小体清除HIV-1潜伏储存库策略等研究报告;讨论了在in vivo基因编辑免疫细胞靶向切除HIV前病毒、“以毒攻毒,用‘砒霜鸡尾酒’清除潜伏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HyperIL-15×sCD4-Fc的设计及治疗艾滋病研究、HIV经典宿主限制因子在潜伏感染中的新功能及机制探究等内容。
专题三:艾滋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专家们介绍了HIV-1潜伏储存库的建立与维持、IL-4通过下调CX26促进HIV-1感染巨噬细胞机制、宿主因子对艾滋病潜伏的调控作用及机制、HIV感染者突破Omicron后体液保护免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等研究工作;探讨了靶向基因转录研究抗艾滋药物新靶点及作用机制、免疫衰老在HIV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HIV病毒库规模的免疫影响因素、功能定制化免疫细胞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等研究。
专题四:新型艾滋疫苗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专家们分享了广谱串联双特异中和抗体长期控制艾滋病毒反弹、LP-98微球的长效缓释和抗病毒作用、多靶向CD4纳米抗体高效抑制HIV感染、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艾滋病脑损伤特征及机制、基于人源化V(D)J重排小鼠模型的HIV广谱疫苗、中国HIV患者广谱中和抗体的开发与中和机制、HIV take the STING out of NF-κB等研究内容。
张林琦教授在总结中感谢各位专家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期待今后临床上的反馈与需求能够更多地传达到基础研究中,基础研究持续地深化创新并转化到临床应用上,实现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双向奔赴”,也希望各位专家在艾滋病抗体、疫苗、免疫治疗等各个领域大胆尝试、充分合作,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